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风华来了
亦尘L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风华来了,替嫁第一晚,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,亦尘L,海棠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白玥安斜睨了萧瑾明一眼,这人果然憋着一肚子坏水啊。正常人谁会想到日后拿这种事情逗朋友,也就萧瑾明会这样。
“他俩当年没少这样对本王,这也算是自讨苦吃。”萧瑾明补了一句,白玥安撇撇嘴,她的问题,她忘了,和萧瑾明一块长大的王庭凌及徐文泽能是什么好人。好人,谁会和萧瑾明一块玩啊。
“几位不如陪我一块饮酒,品品沧州的鱼。”
魏风华一袭蓝色衣服,骑着马出现的时候,几人都有些愣神。这还是当初在京中那个潇洒自在的镇国公府三公子吗?皮肤明显比在京中时黑了不少,整个人也魁梧了许多,从前还有几分读书人的飘逸之姿,现如今倒是满满的行伍中人的感觉。他说这话,放从前没有任何问题,现在说就有些奇怪。
军营对一个人的改变是巨大的,更何况,魏风华是跟在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身旁。虽许久没再上过战场,可戍边的日子里,也给魏风华唤回了流淌于镇国公府世代里的骄悍之姿。
魏风华打马而来,浑身的肃杀之气让过路的人都有些畏惧其锋芒。几人愣了片刻后,忽然大笑,魏风华翻身下马,牵着马与他们一路往一个临近沧江的鱼摊走去。
“沧州除了盐矿的矿工外,也有不少渔民。他们到江边捕鱼后,将鱼送到这样的小馆子里来。也有些人一边捕鱼养鱼,一边开这样的小馆子。在沧州几日,我观察过此地,驻军多在城外,且基本上分布于各盐矿附近。城内的人以捕鱼为生,或是做些其他的小买卖。沧州城南城北生活方式也不太相同,城南多以外来的矿工为主,做的买卖也是些针头线脑或者是些便宜量大的小馆子。城北的人多为当地门阀家族及朝廷命官,做的也多是些文雅的买卖。今日这小馆子,既有城南贩夫走卒的感觉,但也不失城北的文雅。”
魏风华其实是个能很快在一个地方了解当地如何吃喝玩乐的人,对于一个地方的民生及守卫情况,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知悉。所以,魏风华推荐的馆子,基本上不会有错。
王庭凌一直想着,日后大夏出兵的时候,让魏风华做个先锋,会省很多的事情。攻下一座城池后,魏风华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当地的民生状况,依着当地的生活习惯治理,民心自然很快便能收拢。
萧瑾明一早便知道这位贪玩的魏三公子能发挥什么作用,所以一开始上战场的时候就带着魏风华。魏风华的性子,若是拘在京中,很容易变成游手好闲的公子哥,若是放出去了,他便能大展拳脚。这点和徐文泽类似,只不过徐文泽不会游手好闲,更会不理世事,除非真的需要他来解决,否则他真的能当个舒舒服服的指点江山的人。
魏风华挑的地方视野非常好,虽不是整个沧州城的最高处,但一座三层的小楼,坐在三楼,能将沧州大部分街景民生看得清清楚楚。
魏风华要了一壶当地的果酒,坐在窗台上,边喝边看。萧瑾明几人也站在窗前,看着楼下往来之人。
“沧州这个地方有意思,谁家做什么的,打眼一看就清楚。”徐文泽指了指楼下几个过路的人,“你看,裤脚卷起,背着竹篓的,家中以捕鱼为业。那些裤脚放得整整齐齐的,一看就知道是矿工。那些青色纱衣的,家中多为读书人。那些衣料华贵整齐的,门阀之家。那边衣料虽不华贵,但也都是件件精品的,便是行商之人。”
魏风华往楼下看了一眼,点点头,“不错,沧州城内,各家各户做什么的,一看便知晓。你看那些挑着水桶的挑夫,是专门卖水的。沧州城内只有两口井,其余用水都从沧江而取。因此,衍生出了这样一份职业,这条街也被称为水街,因为都是贩水的。甚至这些贩水的,自己形成一个帮派,类似盐帮。比之盐帮来说,水帮更多是穷人,围在一起讨口饭吃,也免得自己受欺负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