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随竹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喻世明言第十七卷 单符郎全州佳偶,古典白话合集,清风随竹影,海棠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郏鄏门开战倚天,周公桔构尚依然。休言道德无关锁,一闭乾坤八百年。”这首诗描绘的西京,作为帝王之都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左边是成皋,右边是渑池,前面是伊阙,后面是黄河,堪称形势无双、繁华至极,宋朝九代帝王都在此建都。接下来要讲的故事,就发生在西京,故事的主角是两位官员,一位是邢知县,一位是单推官。

这两人都住在孝感坊,两家门挨着门。更巧的是,两家的女眷还是嫡亲姐妹,以姨丈相称,平日里往来十分密切,虽然姓氏不同,却胜似一家人。在两人还未做官的时候,姐妹俩同时怀孕,私下约定:“要是生下一男一女,就结为亲家。”后来,单家生了儿子,小名叫符郎;邢家生了女儿,小名叫春娘。姐妹俩分别跟丈夫商量后,两家人就以亲家的身份频繁走动,日子久了,符郎和春娘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,两家人都戏称他们是小夫妇。随着年龄渐长,符郎改名飞英,字腾实,进了学馆读书;春娘则深居绣阁,两人渐渐没了见面的机会。

宋徽宗宣和七年三月,邢公被选为邓州顺阳县知县,单公被选为扬州府推官,两家都准备带着家眷去赴任,并相约等任期满后,就回家为儿女操办婚事。单推官带着夫人和儿子符郎前往扬州赴任,暂且按下不表。邢知县到了邓州顺阳县,还不到半年,金兵分路入侵。金将斡离不攻破顺阳,邢知县一家不幸遇害。当时春娘年仅十二岁,被乱兵掳走,转卖给全州的乐户杨家,换了十七千钱。春娘自幼饱读经书,熟背千首唐诗,颇有文墨,尤其擅长与人应对。老鸨把她视若珍宝,给她改名叫杨玉,教她乐器和歌舞,杨玉学得十分出色,可谓样样精通,真应了那句话:“三千粉黛输颜色,十二朱楼让舞歌。”杨玉毕竟出身官宦之家,举止端庄大方。每次在官府的宴会上表演完节目,其他歌妓嬉笑打闹,言行无所顾忌,唯有杨玉静静地站在一旁,从不随意说笑,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。也正因如此,前后几任官员都对她格外喜爱和敬重。

再说单推官在任三年间,金兵攻陷汴京,宋徽宗、钦宗两位皇帝都被掳走。多亏吕好问劝说伪帝张邦昌,迎接康王即位。康王渡过长江,在应天府登基,史称高宗。高宗惧怕金兵,不敢返回西京,便前往扬州。单推官率领民兵护驾有功,多次升迁,担任郎官之职,又随高宗前往杭州。高宗喜爱杭州的风景,便在此定都,将杭州改为临安府。有诗为证: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暖风熏得游人醉,却把杭州作汴州。”

当时,西北一带被金兵残害,无数百姓向南迁徙,大多散居在吴地。听说临安建都后,很多人又搬到杭州入籍定居。单公当时在户部任职,查看户籍册子时,发现有个叫“邢祥”的西京人。他心想:“邢知县名叫邢侦,这个人叫邢祥,会不会是他的兄弟?自从做官后,就和邢家断了联系,正挂念着他们。”于是派人暗中打听,果然是邢知县的弟弟,人称“四承务”。单公急忙将他请来相见,询问邢家的消息。四承务难过地说:“自从邓州被攻破,就听说家兄全家遭难,但不知是真是假。”说着,忍不住流下眼泪,单公也心情沉重,闷闷不乐。他想着儿子年龄渐长,本想另选亲事,但又担心传言不实,儿媳或许还在人世,便决定暂且等待战乱平息,再去打听消息。从那以后,单公和四承务依然以亲戚相称,往来不断。

高宗即位后,改元建炎,四年后又改元绍兴。绍兴元年,朝廷为嘉奖南渡功臣,单飞英凭借父亲的恩荫,被授予全州司户一职。谢恩之后,他择日拜别父母,前往全州赴任。单飞英当时年仅十八岁,在全州的官员中,他最为年轻,而且容貌英俊,风度翩翩,见过他的人无不称赞羡慕。上任那天,州太守在公堂设宴,召集了众多歌妓助兴。宋朝有个规矩,凡是在籍的娼户女子,称为官妓,官府举办公私宴会时,有权点名传唤她们前来应差。这天,杨玉也在被传唤之列。单司户在众多歌妓中,唯独对杨玉格外关注,心中满是喜爱之情。

司理郑安,出身荥阳旧族,也是一位年轻才子。他与单司户一见如故,看到单司户总是留意杨玉,便猜到了他的心思。一天,郑司理去拜访单司户,问道:“您出身名门,又正值青春年少,为何独自赴任,不带家眷同行?”单司户坦诚地说:“不瞒您说,我小时候定过亲,只是遭遇战乱,妻子生死未卜,所以至今尚未成家。”郑司理笑着说:“孤身一人的寂寞,谁能没有呢?这位歌妓杨玉,气质优雅,不如先与她交往,解解相思之苦,您觉得如何?”单司户一开始连忙推辞,不好意思答应,可架不住郑司理再三劝说,又念及两人交情深厚,便不再隐瞒,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。郑司理说:“既然您对佳人有意,我一定尽力促成此事。”从那以后,每次宴会,单司户虽然心里惦记着杨玉,表面上却反而刻意避嫌,不敢多看她一眼,但心中的爱慕之情却愈发浓烈。郑司理虽然有心帮忙,却忌惮太守为人严厉,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。

就这样过了两年,原来的太守任期满后升职离开,新太守姓陈,为人忠厚老实,而且与郑司理是同乡旧友。因此,郑司理多次在太守面前称赞单司户的才华和人品,太守对单司户十分敬重。一天,郑司理设宴,专门邀请单司户到自己的私宅相聚,只传唤了杨玉一人前来侍奉。这天的宴会与官府的宴席不同,只有宾主二人,单司户终于有机会尽情欣赏杨玉的美貌,心中不禁赞叹,杨玉果然美丽动人!有一首《忆秦娥》词这样描写她:“香馥馥,樽前有个人如玉。人如玉,翠翘金凤,内家妆束。娇羞惯把眉儿蹙,逢人只唱伤心曲。伤心曲,一声声是怨红愁绿。”

郑司理开口说道:“今天这场聚会,没有外人,不必拘泥于礼法,咱们开怀畅饮,一定要尽兴!”说着,便斟满大杯酒,热情地向单司户劝酒,杨玉则在一旁轻声唱歌助兴。酒至半酣,单司户看着杨玉,早已心醉神迷,难以自控,便假装喝醉,不再饮酒。郑司理早已看透他的心思,说道:“既然仁兄不胜酒力,就先到书斋休息一会儿,稍后再接着喝。”书斋是郑司理平日看书的地方,里面摆放着书籍、字画、琴、棋,还有一些古玩。单司户此时哪有心思欣赏这些,一进书斋便倒身躺在竹榻上。郑司理见状说:“既然仁兄喝醉了,就先在这里休息片刻。”说完,急忙转身离开,还吩咐杨玉端上一杯香茶送去。

单司户一直知道郑司理有意撮合,如今见杨玉独自前来送茶,心中明白这是个好机会。他急忙起身关上门,双手抱住杨玉,倾诉爱慕之情。杨玉假意推辞,单司户诚恳地说:“我倾慕小姐已久,难得有此机会。司理平日对我关照有加,即便知道了,想必也不会责怪。”杨玉也猜到了其中缘由,没有再坚决拒绝,顺从了单司户。两人在榻上互诉衷肠 。

事后,单司户私下问杨玉:“你才艺出众,气质高雅,不像一般的青楼女子,想必出身名门。今天就别瞒我了,如实告诉我,你到底是谁?”杨玉满脸羞愧,说道:“不瞒您说,我本出身官宦人家,流落到这里,并非杨家亲生。”单司户大吃一惊,连忙追问:“既然出身官宦,你父亲做什么官?姓什么?”杨玉忍不住泪流满面,说道:“我本姓邢,家住东京孝感坊,年幼时与姨母家的儿子定了亲。父亲曾担任邓州顺阳县知县,不幸金兵入侵,父母都死于战乱,我也被人掳走卖到这里。”单司户又问:“你夫家姓什么?做什么官?许配给你的男子叫什么名字?”杨玉哭着说:“夫家姓单,当时担任扬州推官。他儿子小名叫符郎,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。”说完,哭得更加伤心。

单司户心中已经猜到她就是春娘,但没有立刻说破,只是安慰道:“你如今衣食无忧,每天生活惬意,官府也看重你,没人敢轻视你。而且亲人都在远方,夫家存亡未卜,不如就随缘生活,也能过好一生,何必如此悲伤呢?”杨玉皱着眉头说:“我听说‘女子生来就希望有个归宿’,我不幸沦落风尘,实在是因为无依无靠。就算夫家还在,我也不敢奢望能团圆。要是能嫁给一个普通人,粗茶淡饭,做个寻常人家的媳妇,也比在这里强上千万倍。”单司户点头说:“你说得有道理。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,我一定帮你。”杨玉连忙磕头致谢:“恩官若能救我脱离苦海,真是功德无量!”

两人正说着,只见郑司理推门进来,笑着说:“美梦醒了没?现在没事了,接着喝酒吧。”单司户说:“酒已经喝得太多,实在喝不下了。”郑司理打趣道:“一分酒醉,十分心醉。”单司户回应:“一分醉酒,十分感激您的恩德。”三人都笑了起来,重新回到宴席上,这一天,大家尽兴而散。

几天后,单司户设下酒席,专门答谢郑司理,也传唤了杨玉前来侍奉。杨玉早早来到,单司户这次没有和她亲昵调笑,而是神情严肃地问道:“你前些日子说,做普通百姓的妻子也心甘情愿。我如今单身,还没有正室,你愿意跟着我吗?”杨玉眼含泪水回答:“我就像荆棘,哪里配得上凤凰栖息?要是恩官能可怜我,收留我,让我在您身边做个侍妾,能衣食无忧,不用再做迎来送往的营生,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。只是担心日后新主母性子严厉,容不下我。不过我自会忍耐,如果她对我疾言厉色,我情愿吃斋念佛,终身独居,以此报答恩官的恩德。”

单司户听了,心中一阵酸楚,这才明白她厌恶风尘是出自真心,并非随口说说。不一会儿,郑司理来了,看到杨玉脸上泪痕未干,开玩笑说:“古人说乐极生悲,看来真是这样啊?”杨玉端庄行礼,说:“忧愁从内心生发,难以断绝。”单司户便把杨玉立志从良的事告诉了郑司理,郑司理说:“你若有这个心思,我一定全力帮忙。”这一天,三人饮酒畅谈,相安无事。

宴席结束后,单司户在灯下写了一封家书,详细说了岳父邢知县全家遭遇灾祸,春娘流落成娼妓,厌恶风尘,志向令人怜悯,自己愿意重拾旧约,不嫌弃她的身份。单公拆开信一看,十分震惊,马上请来邢四承务商量。两家得知此事,都伤感不已。邢四承务决定亲自前往全州处理婚事,同时让单公写信给太守,请求为春娘脱离乐籍。单公写好信交给邢四承务,邢四承务便告别出发。

没过多久,邢四承务到了全州,直接来到司户衙门,说明来意。单司户先把事情告诉了郑司理,郑司理全力支持,说:“俗话说‘有钱就换朋友,富贵就换妻子’,可你甘愿娶风尘女子,不因为对方的身份改变心意,就算是古人的高义,也不过如此。”于是,两人一起去见太守,说明情况,单司户还呈上了父亲的书信。太守看完说:“这是好事,我一定照办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斩神: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

妮妮铁锤

巫界征途

北辰之影

腰吻!错撩太子爷,日日火葬场

九月的喵

合欢传承:修仙风流路

幻墨风文

四猎图

豊禾

各种小说贩卖

邵文无酒